书架
二十四史列传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二十二章【李斯之死】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  
陛下,天子之所以高贵,是要让群臣只听到声音,而看不到脸面,以免沾上俗气凡气,因此才叫做朕。况且,陛下才二十多点岁,还非常年轻,不一定完全懂得处理那么多的事,万一在朝廷上,有什么表现不当的地方,就会被大臣指点议论,这会影响到陛下的聪明英明。所以,陛下应该深居宫中,不和群臣接触,只让为臣和几个亲近的人接纳奏章、参与决策、传达命令就行了。这样一来,即使处置有什么差错,大臣们也不会认为是陛下的失误,更不敢乱加议论。那时候,天下都会称颂陛下为圣君明主。”
这是郎中令赵高,给秦二世出的主意。前者深得后者的宠信,为所欲为,干出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,弄得人神共愤。赵高自身也明白,也害怕大臣们哪天告他一状,吃不了兜着走,事先有了安排。秦二世胡亥除了饮酒食色、杀人害民,本来就没有处理朝政的本领。他自己也清楚,也担心大臣笑话。现在有了赵高的高招,胡亥也乐得胡听胡从。自此,赵高居中用事,其他大臣都只有靠边站。
起义早已爆发,而且越来越凶。赵高害怕受到影响,害怕李斯这位两朝丞相也推卸责任,向秦二世揭发告发自己,因此先下手为强。赵高不但要堵住李斯,还要踩到李斯。他走出了前面的第一步,接着进行下一步。
赵高故意找到李斯,有意说道:“东边的乱子越来越大,可是皇上并不关心,还在急着修建阿房宫,收集狗马那些玩物,那些无用之物。我想要去劝阻,但是职位又低,恐怕没有什么效果。这个时候,的确是该丞相出面了。丞相你为什么不去进谏呢?”
李斯叹了口气,答道:“你讲的没错,我早想去对皇上说了。不过,如今皇上又不在朝堂上,深居宫中,见不到面。即使我想进谏,皇上又不愿让我觐见,不能觐见怎能进谏?”
赵高嘿嘿一笑,说道:“如果丞相真的想要进谏,这事好办。我趁陛下有空的时候,给丞相通知一声,丞相到时过来就是了。”
李斯信以为真,把赵高当做好人。他谢过赵高,然后送走了赵高,专心地等着好消息。
才过了一天,赵高派人来告诉李斯,说秦二世这时正闲着,让他赶快过去。李斯没有耽搁,立即来到宫外,等候秦二世的召见。这时的秦二世,正忙着左拥右抱、追欢逐笑,哪有闲工夫理会那位气喘吁吁的大忙人李大丞相?他很生气,把李斯赶了回去。到了第二天,赵高如法炮制,又叫来了李斯。秦二世依旧玩着,依旧没有见李斯。吃了两碗闭门羹,李斯再也不想去了。可是到了第四天,赵高又派人来催促,说秦二世现在真的有时间,再不去就没有机会了。李斯又当了真,结果还是同前两次的结果一样。他原来写给秦始皇的《劝逐客书》,如今却变成了秦二世颁给他的“下逐臣令”。李斯白跑了三趟,十分懊丧,对赵高很是厌恶。
秦二世比李斯还有气,骂道:“我平时闲暇的时间很多,丞相都偏偏不来,非要等到我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才来。他是故意取笑我?还是有意耍我呢?”
旁边的赵高听了,趁机说道:“这就危险了!沙丘谋变的时候,丞相曾经参与。如今陛下已经登上了皇位,可是丞相没有增加封赏,他的希望是要当王。如果今天陛下不问为臣,为臣是不敢说下面这些的。据说,丞相的长子、三川郡郡守李由有问题。暴徒陈胜他们之所以能够公然横行无阻,通过三川郡,就是由于李由不肯抵抗的原因。为臣还听说,他们双方还互通书信,进行联系,不过还没有得到真实消息,所以前面没敢告诉陛下。反正,现在外面只知道有丞相,不知道有陛下,丞相的权力已经超过了陛下。”
秦二世听了,点了点头,又摇了摇头。他有些相信,又不太相信。在赵高的怂恿下,本来准备从李斯开头查起,但是事关重大,恐怕不实不好,还是决定拿李由开刀,从他身上开始调查,看他是不是和那些造反的有牵连,然后再做进一步的处理。其实李斯和李由都没有问题,是赵高在血口喷人。现在要去调查取证,知道事情真相,赵高不仅不担心,还特别开心。他买通了秦二世派去调查的官员,让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