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西楚霸王宋武项羽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7章 召集旧部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荥阳大营,后营军资所在。

韩虎带人上缴运输来的箭矢,又领取了二百二十套材军军械,与宋武验收这批优良军械兵甲。

匕首、三尺铁剑、八尺长矛三件格斗标配,另有一张黄桑木反曲弓、弓弦两条,箭矢五十作为补充;铁盔、涂漆犀牛皮与铁叶混编的复合双层战甲、皮履、褐绿色厚布中衣、红色披巾,绿色披风,以及抓捕俘虏所需的绳索、砍伐树木的斧头,就是材军全套装备。

八尺长矛比常人高一个脑袋,属于较短的格斗长矛。比起各国步兵正军使用的两丈、三丈长矛而言,更为灵活,是贴身肉搏的利器之一。

宋武握着一杆八尺长矛试着刺了刺,四个鸡蛋重一斤,这杆长矛重十斤。军中军械考虑的是所有人都能用,相对于将领的特制兵器来说,重量较轻且规格统一,适用性广。

他自从流落韩国以来,已有六年。对于韩军军械也不算陌生,握着长矛神态复杂,轻轻一叹:“可惜了。”

韩虎也握着一根长矛掂量,扭头问:“何惜之有?”

宋武将长矛放回原地,拍着手掌道:“韩国的兵器独步天下,韩国的步军勇冠列国,惜在地狭民寡,惜在四面为敌。”

更可惜在有一帮二货宗室将领!

说着,他目光落在长矛上。

自车兵退出战场舞台后,戈兵也开始改革。韩国是最先以矛兵全面取代戈兵的国家,相对于戈兵的高训练要求,矛兵操训过程简单,而战场威力也通过实战体现出来。

而此时的各国,依旧保留戈兵编制,由纯戈兵演化为戈矛一体,即戟兵。戟兵与戈兵有一样的问题,虽然武器功能多,也因为功能多而造成训练成本高、周期长。无法如矛兵那样短时间内训练成型。

戟兵与矛兵,就是步军战阵构成主力。两者之间有一个复杂的关系,那就是戟兵结阵后善守,长戟挥舞能刺、砍、削、勾、啄、推。而矛兵的优势在于冲击力,只要冲破戟兵阵线,只要不断的刺击,简单而快速,就能击溃戟兵。

尤其是混战时,戟兵施展不开,对上矛兵过于吃亏。

矛兵全面取代戈兵,是韩国军制改革的先进之处,也是一种无奈。韩军步兵职业化、重装化,导致维护成本高昂。只能怎么省钱怎么来,这才放弃了功能全面的戟兵。

而各国,则是戟兵、矛兵混编。戟兵的缺点,只是在韩国的缺点。各国有财力支撑戟兵训练成型,也需要戟兵的全面适用性充作战场支撑单位。

至于戟兵战阵被矛兵冲破?韩国因为兵力问题有这个顾虑,而各国没有这个顾虑,他们有足够的兵力去维持阵线的厚度,而韩国没有。

现在韩国的材军不到三万,正军不到二十五万,临时征军、轻兵五万出头。这三十万军队,就占了韩国丁壮的三分之一,总人口的九分之一,养军队已经是韩国最大的财政负担。

可不养不行,不养,就要灭国。

有着极高的军民比率,韩国百姓也能咬牙苦撑着,可地理位置限制下,现在的韩军作战,最多抽出十万人。不能再多,再多各处防御据点构成的脆弱防线就会崩解。

而十万人算什么?二十年前宋国强盛时,号称五千乘之国,一乘七十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